登录 删除

预防跌倒

预防跌倒

2025-09-02 11:38:40

预防跌倒

跌倒高危因素:

1、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

2、体位性低血压(在体位改变时,由于头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眼前发黑,头晕)

3、曾有过跌倒史、晕厥史

4、肢体功能障碍者(包括活动时平衡障碍、不能自行活动等)

5、行动不便、虚弱、活动无耐力(指个体处无足够的能量耐受日常活动)

6、视力较差

7、听力较差

8、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(包括安眠药、降压药、利尿剂、导泻药、降糖药、镇静催眠药、抗心律失常药等)

9、患有某些疾病,如心律失常、贫血、高血压(血压控制不稳)、下肢疾病、脑血管疾病、癫痫等。

预防跌倒措施:

环境方面

1、灯光过暗易致跌倒,夜间或灯光较暗活动时及时开灯。

2、注意房间的门槛,有高度差及陌生环境时请小心越过。

3、坐在床上双脚落地,膝盖与床平齐才是床最合适的高度。

4、如发现地面有水渍,请减少走动,清洁干燥后再行动。

5、卫生间推荐采用干湿分离的浴卫结构,降低跌倒风险;如果浴室空间较小,建议使用防滑地垫。马桶处需要安装扶手,以便老年人站起时可以借力;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安装折叠式支架。

6、如有长期使用轮椅的家人,洗手台高度应降低。

患者方面

1、学会拨打电话或其他寻求帮助的方式。

2、选择大小合适的衣物、挎包、装饰品避免绊倒;选择防滑拖鞋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。

3、长时间卧床、久坐或蹲位起身时应动作缓慢,不宜突然变更体位,不要做剧烈运动。

4、起床时三部曲:

①醒后卧床30秒后再坐起;②坐起30秒后再站立;③站立30秒后再行走。

5、淋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,浴室门不反锁,备防滑小板凳坐着洗。

 

药物方面

服药后如有以下情况,请减少活动并寻求帮助,必要时就诊:

1、降压药:降压时引起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,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,产生嗜睡、头晕、晕厥等症状。

2、降糖药:引起低血糖,不同程度影响意识、精神、视觉、身体平衡等。

3、强心药:可引起软弱无力、精神错乱、嗜睡、心率减慢。

4、利尿药: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电解质和水,引起血容量降低,出现眩晕、头昏、站立行走不稳。

5、镇静镇痛药:可引起嗜睡、眩晕、精神错乱、视物模糊、认知受损等。

发现老人跌倒后的正确处理方式

发现老人跌倒后不要急于扶起,要分清情况,区别处理。也不要轻易搬动、摇晃或试图唤醒跌倒者,避免加重损伤。

1.如果老人跌倒后意识不清

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先把老人平移到安全的环境中,若出现呼吸、心跳停止,立即实施心肺复苏;若有明显外伤出血,应立即压迫止血、包扎伤口等做适当的紧急处理,等待救援。

2.如果老人跌倒后意识清楚

家人应安慰老人,仔细询问老人受伤时的具体经过及现在的不适,观察受伤部位、有无出血,查看老人的躯干和四肢,初步判断有无骨折,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