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删除

高血压

高血压

2025-09-02 11:18:50

高血压

  1. 血压的筛查

(一)高血压的诊断标准

1.诊室血压: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≥140 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 mmHg,可诊断为高血压。如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,血压虽<140/90 mmHg,仍诊断为高血压。

2.动态血压监测:24 h平均血压≥130/80 mmHg,或白天血压≥135/85 mmHg,或夜间血压≥120/70 mmHg,可诊断为高血压。

3.家庭自测血压:连续监测5~7 d平均血压≥135/85 mmHg,可诊断为高血压。

4.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:需注意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。隐匿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诊室血压<140/90 mmHg,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高血压。白大衣高血压表现为反复出现诊室血压升高,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正常。

(二)高血压易患人群

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则为高血压的易患人群:(1)高血压前期,收缩压120~139 mmHg和/或舒张压80~89 mmHg。(2)年龄≥45岁。(3)超重和肥胖,BMI≥24 kg/m2,或中心性肥胖(男性腰围≥90 cm,女性腰围≥85 cm)。(4)有高血压家族史。(5)高盐饮食。(6)长期大量饮酒。(7)吸烟(含被动吸烟)。(8)缺乏体力活动。(9)长期精神紧张。此外,血脂异常、糖尿病是高血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。

二、高血压自我管理

(一)血压监测管理

1.选择合适的血压计:建议选择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。

2.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:测量前休息5-10分钟,坐位或卧位,测量时手臂与心脏同高,袖带松紧适中。

3.定期测量血压:每天测量血压,记录血压变化情况,及时发现血压波动。有条件测血压者,可在清晨刚醒而未起床时,测基础血压,应按时记录,有利于调整药物。但勿因某次偶测血压值而自行加减药物。

(二)药物治疗管理

1.遵医嘱服药: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、按量服用降压药物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

2.了解药物副作用:熟悉自己所服用药物的常见副作用,如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干咳、脚踝水肿、头晕等。如果出现副作用,应及时告知医生,不要自行换药。

3.定期复查:高血压者定期到医院复查,监测血压、肝肾功能等指标,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(三)生活方式管理

1.饮食管理:

(1)控制盐摄入:每日食盐摄入量尽量控制在5克以下,避免食用咸菜、腌肉、火腿等加工食品及高盐调味料。

(2)增加钾摄入:多吃富含钾的食物,如香蕉、橙子、柚子、菠菜、芹菜、土豆等。

(3)减少脂肪摄入:减少动物内脏、肥肉、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,可适当食用橄榄油、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。

2.运动管理:

(1)有氧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3-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

(2)力量训练: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,如举重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,来增强肌肉力量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。

3.作息管理:

(1)保证睡眠:每天保证7-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避免熬夜。

(2)避免劳累: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,可每隔1-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,放松身心。

4.心理管理:

(1)情绪调节:通过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,缓解压力。

(2)社交与兴趣培养:参与集体活动或发展兴趣爱好,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,降低应激激素水平。